来源: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今年以来,青海省应急管理系统扎实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取得了初步成效。1—5月份,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执法检查1722家次,查处整治事故隐患8626项,行政处罚110家次,罚款1142万元,同比分别上升44.1%、109.4%、61.8%、365.4%。
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实施工作,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印发《青海省应急管理系统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提出6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任务。研究出台执法通报、业务培训、案例曝光、执法清单、重大隐患整改等10项具体实用安全生产执法硬措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制定《青海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4年版)》,确定348项行政处罚条款的裁量基准,有效解决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执法办案裁量尺度不一、“同案不同罚”的问题,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提升应急管理执法效能。海东市组建“安全生产联盟”,印发《海东市工矿商贸和危化领域“安全生产联盟”组建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安全管理相似、企业类型相近、资源优势相融、地域片区相邻”的原则,指导辖区各县区构建形成“全面覆盖、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共建共赢”的安全生产动态监管运行体系,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推广先进做法,提高重点监管企业安全系数。海北州建立“5685”工作机制,采取谋划部署、调度提示、推动落实、信息报送、组织学习5项举措,持续推进“6个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8个重点行业领域隐患专项排查整治”“5个百日攻坚战”,制定了“5685”工作任务分工和调度表、每日工作情况统计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表,每日汇总各县及各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督导检查、警示通报、约谈处罚等数据,加强调度,督促隐患整改、闭环销号,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提高执法队伍专业水平。西宁市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市应急管理系统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市主城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双向告知反馈制度》,修改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等26项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执法检查417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006项,立案查处77起,罚款832万元,占全省罚款总额的72.8%。在“互联网+执法”系统中,企业信息录入率、执法人员录入率、线上执法率、监管行业覆盖率均达100%,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海西州开展“专家技术指导+执法”服务,聘请西安科技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9名专家,对大柴旦地区井工煤矿开展了“专家技术指导服务+执法”检查工作,重点围绕井工煤矿安全管理、开拓部署与采掘生产、一通三防、水文地质及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及监测监控等五个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全方位“把脉问诊”,共检查煤矿6家,查处安全隐患358项,提出意见建议135项,切实整治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